无障碍  |  关怀版       手机端访问

     邮箱
分享至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首页 / 政务公开 / 重要建设项目公开

虹桥商务区主功能区“环境提升”三年行动计划

来源:虹桥商务区管委会     点击数:0     发稿时间:2014-07-15     评分     排行榜

一、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
    (一)基本情况
    根据虹桥商务区的控详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要求与功能定位,以现状问题和规划需求为基础,提出区域交通、环境提升与改善的策略,结合交通便捷、功能适配、环境和谐的目标,研究确定三年行动计划主要从市政交通、景观环境提升、排水水系三个方面进行新建和改善,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梳理相应项目。
    1、市政交通
    针对商务区建设情况和既有问题分析,市政交通从外围大交通→内外衔接→内部交通三个层次对商务区道路交通环境、静态交通设施、信息指示系统、区域慢行环境进行改善和整治,结合三年期内区域建设计划,梳理出每个层面各年度需要开展的项目。
    2、景观环境
    通过商务区现状和问题梳理,总结出商务区实现高端定位在环境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,对商务区五大景观系统进行统一规划,针对商务区门户入口景观标识缺少、景观空间体验性缺乏的现状,提出三年期内主要对道路城市家具、门户地标进行完善。
    3、排水水系
    分析区域在排水水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,提出从河道改善、开挖河道两个方面入手对区域排水进行改造。针对河道淤泥严重、水质恶化、沿河绿化建设标准低的问题,对商务区内的五条河道进行改善;另外通过开挖河道增加蓄水调水、防洪防台能力,提高抵御极端天气安全系数。
    (二)现状分析
    1、市政交通
    外围大交通原规划为“一纵三横”快速集散系统,现状外围快速路网未按前期规划建成到位,且现有快速路功能重叠,供需矛盾巨大。迎宾三路地道东端现状与S20地面、迎宾一路、迎宾二路、延安西路、虹桥路形成多路平面交叉,交叉口较为复杂,服务水平较低。随着虹桥机场T1航站楼的改造、虹桥商务区东片区的开发,该交叉口作为东片区的南部内外衔接主要节点将承受更大的压力。
    内外衔接上由于受既有铁路外环线阻隔,商务区核心区与中博会之间的人行、车行联系薄弱,同时徐泾中路连接嘉闵高架、建虹高架的功能尚未实现,服务会展中心、周边地区开发等作用没有发挥。由于徐泾中路立交缺少中博会方向匝道,地面交叉口压力较大,影响到商务区的进出交通。
    区域内部道路按照规划已基本建设完成,由于内部地块开发和过街地道建设造成部分地面道路出现沉降,在交叉口处与新建道路标高衔接较为困难,同时针对商务区重要建筑、停车设施的信息诱导系统建设滞后,道路标识系统不够完善。
    2、景观环境
    目前商务区核心区大部分项目正开发建设中,已建部分缺乏与虹桥商务区相对应的商务景观特色,入口缺乏景观地标,缺乏景观空间体验。南、北片建成区道路绿化缺乏特色,道路标识不明显,绿地缺乏活动空间,缺少行人体验,缺少标识性景观地标,缺少公共空间标志标示系统。
    3、排水水系
    区域原有规划和建设时暴雨重现期选取标准较低,核心区为3-5年一遇,南北片区为1-3年一遇,由于区域内部缺乏蓄水、排水设施,在暴雨期排水压力较大。另外区域内河道淤泥较为严重、水质不断恶化、沿河绿化建设标准较低。
    二、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
    (一)指导思想
    1、市政交通
    分析出现道路沉降和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,选择成熟的工程处理技术对问题路段进行修复,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减少对枢纽地区交通运行的干扰。
    工程方案设计成分考虑交通功能、实施难度、工程风险、经济效益,综合考虑权衡优化,制定最优方案以发挥工程效益。
    地区交通整治充分体现公交优先原则,现有道路改造结合公交专用道设计,提供高品质公共交通服务,使之与高端商务区的功能定位相符。
    道路交通标识改善在保证枢纽交通指示完整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,融入核心区交通标识系统,并结合动态信息指示系统。
    2、景观环境
    以核心问题总结为基础,吸收国内外高端商务区景观设计优点和特色,针对虹桥商务区定位对景观提升改善提出具体策略。
    3、排水水系
    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,通过采取对应工程措施,进一步提高虹桥枢纽地区的排水安全性。
    (二)工作目标
    区域内部建设自行车绿道系统,营造舒适、高端、安全的城市慢行环境,为白领休闲、健身提供重要场所。优化现有枢纽道路交通标识指示系统,尽可能对商务核心区进行指引。
    景观环境方面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梳理,启动相关内容的规划研究,制定三年期内项目建设进度计划,力争将区域打造为绿色商务大虹桥,构建非凡空间多体验,形成四季多彩调色板。
    通过对规划湖泊实地开河增加区域蓄水调水能力,提高区域排水安全性。
    (三)基本原则
    (1)项目设立为商务区开发所急需必需。
    (2)工程方案注重与周边设施的协调性,确保方案可实施。
    (3)道路改造功能优先,设计充分考虑公共交通优先。
    (4)立交匝道增设与已建工程相协调,减少废弃工程量。
    (5)人性化原则,步廊在解决人行联系的基础上,充分考虑行人使用的舒适性。
    (6)在景观提升改造中,应将道路、建筑、交通设施等作为有机整体统一规划与设计,使人工景观与原有的自然景观协调和谐。
    (7)景观提升应遵循自然优先和生态文明,尤其在生态廊道滨水带、雨水花园规划设计中结合自然条件,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。
    三、主要任务
    1、市政交通
    (1)梳理现有道路交通标识系统,对已有设计进行优化,增加商务区核心区的指引标识系统。
    (2)根据相关规划完成停车场建设,满足地区停车需求,引入停车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,提高场地使用效率。
    (3)对申长路断面进行优化,研究设置公交专用道,通过整治道路沉降,使之与新建道路的标高衔接顺畅。
    (4)建设将商务核心区、虹桥综合交通枢纽、中博会主要设施有机结合的空中步廊,同时与商业文化娱乐等相结合,使得步廊系统功能多元化。
    (5)分析道路沉降和桥头跳车问题主要成因,选取适合虹桥区域道路沉降修复和桥头跳车处理技术选用。
    (6)对自行车绿道系统断面、选线、铺面、排水进行研究,建设舒适、高端、安全的自行车慢行系统,串联区域绿地及商业地块。
    2、景观系统
    (1)以建设“以人为本、生态优先”的优质EBD(Ecology Business District)生态商务区为目标,对商务区景观相关内容进行规划。
    (2)针对商务区即将运营的现状,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,近期对区域道路城市家具、门户地标景观设施进行建设。
    3、排水水系
    对总面积约7万m2湖泊实地开河,进行环境整体改善、提升,新建部分亲水平台及休闲娱乐场所。
    四、保障措施
    1、多方案比选论证,从交通功能、实施难度、工程风险、经济效益等多方面选择最优方案。
    2、对沿线既有管线、桥梁基础、轨道交通、地下通道做好迁移与加固保护方案,控制方案实施的风险。
    3、从使用者、管理者角度出发考虑设计交通标识系统,尽量做到连续、协调、规范、易辨识。
    4、合理安排各类景观提升内容,做到按需规划、设计、建设,避免后期重复建设。
    5、已建道路等的改善和提升需与相关部门协商,共同研究改善方案。

Copyright 2021 by Shanghai Hongqiao International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.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权所有: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单位地址:闵行区申贵路719号F栋2-3楼
工作时间:工作日9:00-17:00 咨询电话:34733382
沪公网安备31011202012316号
政府网站标识码: 3101220001
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Mozilla Firefox浏览器52版本及以上;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